縣一中西湖路分校七(9)班 張鈴欣
升入初中,學習壓力比起小學要大了許多,但很幸運,我遇到了一位優(yōu)秀的語文任課老師。
老師姓蔡,40歲出頭,瘦瘦的,個子不是很高,經(jīng)常扎著一個低馬尾,顯得十分精干。她性格應屬外向,上課時時而熱情奔放,時而深沉內(nèi)斂,且幽默感十足。講魯迅的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時,忽然從教案里抖落出幾片金黃的銀杏葉:“看!這就是魯迅先生童年里的植物標本升級版!”那幾片小小的銀杏葉被她投到大屏上,以便同學們能夠更好地觀察。我們盯著大屏,那細密的葉莖葉片,像是一件件做工精細的藝術(shù)品。那天剛好窗子開著,陽光斜斜地灑進來,好像專為這個時刻、專為這幾個銀杏葉片制造了自然空間的氣氛,使得語文課堂又多出幾分意蘊。
在一個沉悶的陰雨天,教室里似乎彌漫著令人昏昏欲睡的氣息,蔡老師突然踮起腳,抬手向正在打瞌睡的同學精準發(fā)射出一枚“防瞌睡導彈”——用紙裹著的粉筆頭,同學們被老師的這個動作逗得捧腹大笑,大家的精神一下子振奮了起來。
剛?cè)雽W時我還是一個內(nèi)斂、羞澀,上課不愛舉手發(fā)言的“膽小鬼”,但我寫字比較好,所以不久蔡老師即關注到了我,她找我談話:“小姑娘溫柔可愛是好事情,但是膽小放不開,將來怎么走上充滿競爭的社會?”她鼓勵我講話聲音首先要放開,不僅在學校,在家里也是一樣。我按照她的要求,試著提高聲音說話。那天語文課提問環(huán)節(jié),我正想著這事,蔡老師突然叫了我名字,我的心緊張得“咚咚”地跳,我深吸一口氣,努力地大著聲音答完。我知道,那天的聲音也沒有大上多少,但蔡老師美贊了我,讓我信心大增。不久的一天,蔡老師又讓我上臺分享課外讀物以練膽。老師幾番地鼓勵和“大張旗鼓”地夸獎,讓我現(xiàn)在開朗、自信了許多。
我們班的同學都很喜歡蔡老師,對于上語文課,皆有一種期待。看到她抱著教案踏進教室,大家起立坐下都很整齊。粉筆灰落在她微卷著的發(fā)絲上,我突然領悟了“天山飛雪度,言是落花朝”的意境,落在蔡老師發(fā)絲上的不是粉筆飛屑,那是詩中描述的盛唐氣象,是從大唐長安跌宕飄來的幾絲雪花?! ≈笇Ю蠋煟翰虝m